🦘

Yiyang

出现期数
58 期
Tags
本科生
统计与AI
喜欢的不一定擅长

Yiyang 是第一个主动发邮件说希望参加「月月月谈」的人,同时也是自说自话 Weekly Review 的读者。在来信中,Yiyang 说:
我总是很好奇每个人做不同人生选择的原因,但往往和同学谈论这种话题总会避重就轻地胡乱带过,亦或者都是当作玩笑,没人愿意详谈。对我个人而言,我也更喜欢和不认识的陌生人讨论这种话题。
Yiyang 目前是一名大三学生,专业是统计和人工智能。我们约在了周四晚一起聊聊。刚开始聊的时候有一个我觉得很好玩的地方:Yiyang 让我先自我介绍一下,我愣了一会儿,恍惚间觉得是场面试 🤣 。最后我们聊了三个小时,是一次愉快的交流。(Yiyang 的声音也很好听!这里用「也」是因为 Yiyang 先说了我的声音好听,其实我还是蛮意外的,因为我其实一直都觉得自己的声音不太好听,尤其唱歌的时候找不着调。这件事能够让我快乐好久,感谢 Yiyang)
还有一件特有意思的事儿:聊了仨小时,Yiyang 觉得帮助最大的是我提到我认识一个哥哥本科时专业是物理,研究生阶段和博士阶段专业变成了哲学+物理,这让 Yiyang 觉得自己不需要等到读完一个学位,再去读另一个学位,也许可以找找学科交叉之类的项目。

喜欢的不一定擅长

Yiyang:「喜欢的不一定擅长」是 Yiyang 提出的一个观点。Yiyang 拿自己喜欢数学,但觉得自己并不擅长数学举例,「也许没有什么人能说自己擅长数学」,Yiyang 说。
陆屿:那么也可以反过来说,擅长的不一定喜欢吧,这种比较常见,比如说是自己的工作。说到这里我也会反思自己,因为我不断告诉自己「我不擅长数学」,但是确实从来没有好好整理、梳理一下数学知识,补补基础。最近也意识到各种各样的创意、想法都是廉价的、取之不尽的,唯有踏踏实实的行动才是真。

怎么开始订阅 newsletter 的?

我和 Yiyang 差不多,都是从方可成老师的一个导航网页开始的,然后慢慢发掘。一开始我使用的是 Hedwig 平台,不过后来因为他们不太维护这个平台了,迁移到了竹白。可以说方老师的导航网页和 Hedwig 是我的信息源启蒙了。

稍后读到不再读

Yiyang 和我有一个共同感触:有的时候看到一些好的文章,扫了几眼发现是很有内容的干货,但是觉得当下的情形不太适合读(比如在通勤中或是在一些零碎的时间片段),于是想要等自己有相对比较多的时间时再细细看。结果就是越积越多,最后面反而是好文章没有看,一般的消遣性的文章看完了。
这种现象应该挺常见的,也是大多数人会遇见的问题。我也没有想到有什么非常有效的方法,只能说尽量少看、少刷碎片信息,「逼」自己去看好的内容吧。

不看朋友圈

Yiyang 是个完全不看朋友圈的人,不过会在和一些朋友会面前,点开看看朋友们的近况(突然想到如果设置了仅 3 天可见,那不就是看不到了?另外也在这里问问朋友们,你们会选择开放多久的朋友圈,朋友圈的权限设置,以及是为什么这么做呢?我的话发朋友圈都是所有人可见、好友可以查看我的所有动态,因为我觉得我也没什么只能让一些人看的内容。不过这样的设置确实会让一些「抖机灵」式的动态胎死腹中 😂 。)
想想聊过的好多朋友,对社交媒体的态度是各有千秋,应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和社交媒体的处理方式,如何找到一个最优的接触社交媒体的量,需要自己去探索。

(题外话)为什么选择以 Newsletter 而不是 Blog 的形式写文章呢?

最开始订阅时十分疑惑,因为觉得 Blog 的形式更符合“自说自话”的感觉(Newsletter 更主动,因为会送到邮箱)。之前觉得我写博客时有种”想要分享但是又不好意思分享“的犹豫,你会有这种感觉吗?
是的,如果是字面「自说自话」的话,也许博客,甚至是日记会是更好的形式。不过人多少会有些想要被关注的想法吧,当时也是因为自己开始订阅 newsletter,所以也想试试。同时在我的关于这封 newsletter 中我也说了好几点:
  • 好的「作品」(比如博客、newsletter 等等对外输出)可以作为一份简历,更好地展示你自己
  • 发布出来,也许可以让一些人收益,帮助别人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
  • 事不过三中提过,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追求成长的人,如果我们躲在暗处偷偷努力,他们就很难发现我们,因为我们会看起来和其他人没什么不同。做个给予者,是在表明我们的价值观,释放自己的身份信号。如果同频的人能接受到这个信号,他们就能迅速找到我们,我们能够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。
刚好今天在一篇博文中看到这么一段话:
最近几年经历了各维度各行业一波又一波的草台班子,给我的直接影响是对他人的要求越来越低了,同时对自己的要求在逐渐升高。感觉到自己性格在变得温和,攻击性降低,但做事方式转向粗暴直接,放弃对他人的幻想和不现实期待,告诉自己成年人只能被筛选,不能被改变。现在评价新认识的朋友或寻找合作伙伴,标准精简了当到一条「你有过什么个人作品」?
个人作品是独特的、专有的产出,与工作产出不一样,它被你创造因你而存在没有你就不会存在,文字、播客、视频、图片、音乐、代码、实物,或者一种价值观影响力都算,在这个生产工具爆炸的年代门槛并不高,但就是许多个看起来没什么门槛的事情,导致个体之间的天差地别。一个有完整个人作品的人,不管作品质量如何,与一个从未尝试过创造的人,完全不在同个世界。创造者经历过的孤独、误解和挣扎只有同类才会理解,嗅探这样的味道寻找这样的同类,就是在寻找最大概率会尊重自己作品、一起扛住寂寞的人。

与熟人交流和陌生人交流的区别?

似乎你的月月月谈中大多也不是和现实朋友的对话。我的体验下,似乎”有深度“的谈话反而和陌生人更能进行,而面对(几年的)同学/同事,也只是潦草带过。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呢?在月月月谈的聊天对象中是否也有体现?
我和之前的一些老朋友聊过,不过是在电话里进行的。现在的话身边的一些朋友其实也深入聊过,不过发生的场所基本上是:玩到深夜的朋友聚会、长途开车时。
和陌生人能够聊也许是因为本身就是奔着主题去的,而平时和朋友之间都是闲谈,没有划定大纲,所以也比较难进行比较深度的谈话。
 

一些提到的文章